按:西部地区生产总值从2019年的20.5万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26.9万亿元;累计开行中欧班列3.5万列,占全国总数的50.5%;布局建设6个自贸试验区和40个综合保税区,加快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2015~2018年,西部地区万人拥有R&D人员数从6.8人增加到7.3人,但与全国的比值从0.36下降到0.34,需更加重视弥补创新短板,增强西部地区科技赋能
“2019年到鄂尔多斯,那时的鄂尔多斯正处于传统煤炭依赖路径转型的痛苦期,5年后再到鄂尔多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新路径已经形成,怎么用好煤炭、怎么增强产业的多元性已经形成了新的探索。”
“我深深感受到,每个时代的内外部环境都有其独特特征,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要将深入调研与全面分析相结合,常思常想,抓住战略实施中的变与不变。”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唐敏
联系采访国家发展改革委区域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区域政策室主任李晓琳的时候,她正在内蒙古调研。近几年,根据所在部门的安排,她参与西部地区相关政策的研究工作较多,例如,以课题研究、专家咨询、调研等方式参与“十四五”西部大开发工作、西部地区经济形势及重大问题、西南西北地区分析、西部地区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等工作。
2019年挂牌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区域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是国家发展改革委推动落实重大区域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中心研究成果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供有力支撑。作为国家高端智库的一员,李晓琳和她的同事以专业的研究为西部发展建言献策。
进入中心工作5年来,李晓琳一直持续关注西部工作,交流过程中,能感受到她思路如缕、清晰分明,对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尤其是西部大开发相关政策的理解深入细致。在她看来,深入学习 *** 总书记关于西部大开发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梳理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以来的重要文件、重要讲话和重大部署是必修课;定期通过开展实地调研和数据比较等方式系统分析西部十二省区市的特征是基础课,这是一个研究人员的日常。
细观四大类指标
观察重要数据变化是研究工作的基础。分析西部地区的特征,李晓琳日常最关注四大类数据:
一是从经济总量上,重点看经济总量、增速的变化,及与全国、与东部地区的比较变化,不论哪一类指标都要关注绝对值和相对值、纵向变化和横向变化。“西部地区的经济基础较弱,发展的任务仍然很重,如何保持一定的增速、缩小与全国和东部地区的差距,仍是重要命题。”李晓琳说。
二是从发展质量效益,重点看人均GDP以及体现经济结构、创新能力等方面指标。“以体现创新能力的指标为例,可以关注R&D投入、R&D人员全时当量、万人拥有R&D人员数等。对于西部地区来说,要实现内生动力的根本变化,必须靠创新,否则会陷入更加被动的局面。”李晓琳说。
例如,在进行“十四五”前期的相关研究时,从万人拥有R&D人员数来看,2015~2018年,西部地区万人拥有R&D人员数从6.8人增加到7.3人,但与全国的比值从0.36下降到0.34,说明与自身比水平有所提高,但与全国平均水平比差距不断拉大。“这就需要更加重视弥补创新短板,增强西部地区科技赋能。”李晓琳说。
展开全文
三是对西部地区承担的重要功能使命进行评估的指标,以生态安全为例,会关注单位GDP能耗、防沙治沙面积等等。
四是看体现区域协调发展目标的指标。李晓琳介绍,一类是民生指标的变化,包括医疗、教育、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变化,最终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是要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大致相当;一类是基础设施的指标,包括铁路、公路、航空等等,“这是事关西部地区是否能够获得更好发展机会的关键指标。当我行驶在漆黑一片的阿拉善沙漠公路上时,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短板还很多,基本的道路建设仍然有欠账”,李晓琳说。
逐步深化对“西部特色新路”的认识
“五年来,我赴内蒙古、新疆、广西、云南、四川、重庆、陕西等多个西部省份调研。西部地区地域辽阔,各地发展基础、资源禀赋特征各不相同”,李晓琳说,以内蒙古为例,2019年至今已五次前往调研,一个深刻的感受是,内蒙古自治区在西部大开发中、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定位愈加明晰,主动作为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在统筹保护与发展、发展与安全关系上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
以防沙治沙来看,全区103个旗县11个重点项目全部纳入国家“三北”工程六期规划实施范围,形成了“库布其模式”和“磴口模式”等典型经验。
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工作明确支持重点“沙戈荒”地区布局发展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在库布其沙漠,“我们看到了防沙治沙与新能源开发融合发展的实践。自治区把光伏发电和沙漠治理、节水农业相结合,积极探索‘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间养殖’立体化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统筹保护与发展的新路子。”李晓琳说。
在满洲里、二连浩特口岸,大宗商品运输往来频繁。两地积极推动互市贸易区创新发展,在共用海关指定监管场地、扩大落地加工规模、拓展进口商品品类、拓展边民范围等方面实现多项制度创新。今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中蒙二连浩特—扎门乌德经济合作区。
作为传统的能源资源大省,内蒙古积极探索能源资源富集地区的转型发展道路,用科技创新赋能能源资源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在包头稀土高新区,多家企业推动高性能稀土永磁新材料、稀土永磁风力发电机等项目,延伸拓展稀土新材料产业链。同时,引入中国科学院科研力量,积极推进中国科学院稀土研发中心项目,为包头稀土应用注入高水平的技术力量。
“这些变化让我对‘因地制宜走出一条具有西部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加深了认识。”李晓琳说,西部地区的发展阶段和自然禀赋与东部地区有很大的不同,要尊重客观规律,用好自身独特优势,着眼未来、主动求变。内蒙古抓住新能源的重要发展机遇,将沙戈荒的劣势转化为发展绿色电力的优势,将绿色电力打造成为重要的竞争优势,并逐渐形成以清洁能源为核心能源需求的产业体系。
“2019年到鄂尔多斯,那时的鄂尔多斯正处于传统煤炭依赖路径转型的痛苦期,5年后再到鄂尔多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新路径已经形成,怎么用好煤炭、怎么增强产业的多元性已经形成了新的探索。”李晓琳说。在调研中,她看到,鄂尔多斯一方面拉长能源长板,煤化工产业链实现有效延伸,加快向产业链下游延伸,提高产品附加值,现代煤化工基地加快建设。另一方面,在非煤化转型的道路上,鄂尔多斯着力用好自身丰富的风光资源,在库布其沙漠构建起光伏长城,加快培育多能互补的新能源体系,新能源装备制造也得到快速发展。
当然,“政策建议的落地需要基层 *** 的深入贯彻、积极作为,在推动政策落地过程中需要基层 *** 根据本地情况创新工作方式。”李晓琳说。
以鄂尔多斯杭锦旗为例,该旗境内库布其沙漠面积约1480万亩,约占全旗国土面积的52.2%,是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极度脆弱的地区之一。杭锦旗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为库布其沙漠穿上“绿色冲锋衣”。2024年杭锦旗通过采取“ *** 主导、企业运营、群众参与、利益共享”的造林模式,创新和完善社会化造林机制,大力引入企业和造林大户开展造林,计划实施各类生态建设任务共100万亩。
抓住战略实施中的变与不变
在调研过程中,李晓琳说,有一个指标,她在研究西部问题的过程中会重点关注它的变化,就是开放能力的指标,如进出口总额及结构的变化、中欧班列数量等等。
透过这些指标,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西部地区正从开放的末梢逐渐变为前沿。过去受限于区位,在以沿海率先开放的格局下,西部地区受到较多的发展局限。伴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西部省份迎来了大开放的重要机遇。
以广西为例,广西面向东盟的开放深入推进,成为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前沿。顺应全球数字革命趋势,除了在传统贸易领域的合作外,广西推动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以深化 *** 互联、信息互通、合作互利为基本内容,形成以广西为支点的中国和东盟信息枢纽,率先构建起数字丝绸之路经济带。面向东盟国家建设运营了一批数据中心,分别在老挝、柬埔寨、缅甸等国家建设了海外云计算中心。南宁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成运营,各电信企业区内网间平均时延降幅近90%;南宁国际通信出入口局建成运行,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已在新加坡等东盟国家落地开展业务合作。
在她看来,西部地区有的变化肉眼可见,比如,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全面铺开以来,一年时间已经由黄转绿。有的变化需要用心体会,比如,一代又一代治沙人在库布其沙漠接续治沙40年,杭锦旗的干部群众没有轻言放弃,资金不够领导干部带头捐工资,为了老百姓走出沙漠,修建了堪称工程奇迹的穿沙公路。
又如,在陕西西咸新区调研过程中,她感受到了创新赋能特色产业发展的力量。西部地区的创新要通过机制创新发挥好重要平台的引领作用,促进技术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的联动。2021年3月,陕西省启动建设秦创原总窗口,成为西咸新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平台,肩负着陕西全省创新驱动发展总平台、总源头的使命。通过这一重大平台建设,高效统筹了新区创新资源,形成“创新港”模式,围绕企业打造“雨林式”创新生态,极大促进产学研有效转化,实现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五链”深度融合,逐步建起光伏、氢能、智能网联汽车等主导产业链,形成符合陕西特色、引领西北地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调研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每个时代的内外部环境都有其独特特征,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要将深入调研与全面分析相结合,常思常想,抓住战略实施中的变与不变。”李晓琳说。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总揽全局,在世纪之交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加快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为引领,西部大开发工作的政策设计不断完善。
一是必须始终把大保护摆在重要位置。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
二是持续向大开放要活力。早期西部地区远离出海口,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开放水平不足,时至今日,“一带一路”建设为西部省份对外开放提供了重大机遇,西部地区要向更高水平开放要活力要动力,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更好开拓新兴国家和地区市场,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三是必须走高质量发展的西部道路。西部地区要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道路上不掉队,必须将高质量发展作为长期坚持的主线,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主动在创新上提速发力,推动能源资源产业转型升级,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因地制宜走出一条具有西部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每一次调研都能发现西部新的变化。能为西部发展建言献策,我感到十分光荣。”李晓琳说。■
22天前
57秒前